为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国家战略机遇,同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国际传播高地建设,凸显外语学科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和服务作用,探索外语+中医药融合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化办学体系,打造学科建设优势与特色,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于2021年7月10日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翻译与跨学科建设研究学术工作坊(腾讯视频会议)。来自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的9位学者围绕相关话题做了交流发言,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近200位学术界朋友聚首云端,探讨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的诸多学术热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赵鹏图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他高度评价此次学术工作坊举办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契合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国家战略以及学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动外语学院科研的提档升级以及探索外语学科发展的差异化和特色化路径。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银泉教授应邀主持工作坊的发言环节。 吉林大学廖正刚教授做了《破解中医隐喻是国际传播的前提》发言,他以《黄帝内经》为例,阐释了中医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的概念隐喻,这些概念隐喻不仅仅具有属性迁移,而且具有关系迁移,过程迁移和状态迁移等。廖教授强调,为了做好中医翻译与国际传播,未来研究中要把中医阴阳五行说和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结合起来,对中医经典文献中的基本范畴词汇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路径包括采取内省加实证的研究方法等。他还指出,只有破解中医隐喻的模糊性,才能为做好中医翻译提供语言学理据,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理有据有节地传播到国际社会,推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 贵州中医药大学蒋建勇副教授在题为《中医药国际传播与中国国家软实力体系建构》的发言中从管理学范式和政治学概念渗透中医国际传播角度,汇报了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研究进展。他梳理了中医国际传播的历史,包括早期对中国周边国家的传播以及之后随着丝绸之路贸易对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探讨了中医国际传播与国家软实力体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医药国际传播研究中典型问题,推荐了一些高水平中医国际传播研究中符合现代社科研究范式的典型成果,提出了中医国际传播的主要领域分为中医国际教育传播、中医药临床传播和中医药国际贸易传播,而制定中医国际传播策略时候应考虑差别传播,区别对待中华文化圈、非中华文化圈(西方国家)、非中华文化圈(亚非拉)。他的发言诠释了他力图通过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为推动构建新文科背景下中医国际传播当代研究新范式抛砖引玉,开拓一个新路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陈骥教授结合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以《中医药跨文化执业者特征与中医英语课程思政要素挖掘》为题,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脉络并阐述了新冠疫情后中医药国际化的时代背景,进而深入以澳大利亚为例,从国体国情、社会环境、文化差异、医疗制度等方面深入的分析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土壤,随后详细介绍了她在澳大利亚主持完成的中医药跨文化执业者的能力特征研究,归纳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以仁存心”、“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等医德品质,提出将这些要素作为语言文化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最后,陈教授结合《中医英语》的教学实践,介绍了《中医英语》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医药文化自觉与自信,大医精诚、仁心仁爱等医者价值观,将思想引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文化自信、建立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蔡英文副教授在题为《中医药在海外汉学传播中的艺术流派》的发言中指出,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前提是临床疗效,其架构分为基础理论、翻译和传播三部分。在基础方面,中医是具有浓厚艺术色彩的系统科学,辨证逻辑和模糊逻辑是其科学禀赋。在翻译和传播方面,对中医药海外传播的代表性人物和机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传播学5W理论加以总结,认为“家庭背景影响个人爱好,个人爱好影响学术道路,学术道路影响个人判断”。采用比类取象的研究方法,将中医药海外传播与绘画中的艺术流派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从而为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新视角。 中国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殷丽副教授从译介学研究视角,对当前中医药文化典籍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该学者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例,对中医药文化典籍传播过程中的“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要素分别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考察,并对海外中医药典籍的成功译介和有效传播模式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中医药文化的成功传播离不开对译介学研究的五个要素的每一个环节的把关、选择和操控,使得中医药文化的传递表达符合了不同层次受众的诗学准则、阅读审美和语言表达,进而收获了良好的译介效果。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媛副教授在《疫后中医文化外传的多模态大众化路径》的发言中指出,后疫情时代,世界环境已悄然发生变化,中医文化海外传播面临挑战与机遇。融媒时代的资源整合为中医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渠道、终端等条件,使其以多种模态、通过多元媒介向外传播;同时,传播广度扩大,从外交型、学术型向大众化层面发展。面对挑战,我们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基于健康生活理念,处理好译与传的关系,推动中医文化向外传播,实现文化互联。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曾俊敏讲师在发言中从词汇语义类型学出发考察了104种古今语言中药物与食物所搭配的摄入动词异同,指出药食共用摄入动词的类型占取样语种的70%以上。这一语言学证据表明药食同源的认知并非中医特有。他还用具体数据展示了药食共摄类型在亚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地区占优势,药食共用的摄入动词中“饮”类比例略高于“食”类,古代语言药食共摄类型多于现代语言等阶段性结论,并据此提出了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时可采用的相应策略建议。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刘帅帅博士做了题为《中医典籍外译评述--以《饮膳正要》、《脾胃论》为例》学术讲座,全面梳理了《饮膳正要》和《脾胃论》两本中医典籍英译本的出版概况、译者身份介绍、西方读者接受度及海外学界评价、译本英译策略、译本语言值得借鉴之处及误译实例分析等。本研究旨在发现中医外译活动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提供有益借鉴;同时尝试完善“东学西渐”史料,为中医外译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南京农业大学王银泉教授在题为《欧洲博物学传统与17—18世纪中医西传》的发言中简要概述了古希腊科学体系中博物学知识的重要性,指出早期汉学研究重视中医乃是来华耶稣会士秉承古希腊博物学传统的视角反映。他以《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华帝国全志》和《中国杂纂》这三部汉学巨著对中国医学的译介为例,提出研究中医药在西方传播史应该重视对欧洲博物学传统知识体系脉络的梳理和认识。王银泉同时对三百多年来引人注目的国际学术公案——卜弥格三部中医译著的著作权纷争提出了新解,强调必须重视总部设在印尼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VOC)与在华耶稣会士之间的往来,尤其是柏应理与克莱耶尔之间的关系。 在总结发言中,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苏红指出,如此次工作坊名称所示,此次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呈现了典型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尤其是符合当下外语学科的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她强调,本次学术工作坊是在过去一年探索与摸索基础上的一个新的尝试,意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的精神,结合国家推进的双一流建设和新文科建设背景,充分发挥外语学科在翻译与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方面的资源和优势,顺应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涵和研究方向调整以及国家增设交叉学科为第14个学科门类的机遇,进一步彰显外语学科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和服务作用,促进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苏红还表示,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将根据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蓝图和当前以及未来国际国内对中医药的需求,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高地。同时,以交叉学科成为学科门类和新文科建设为背景,以培养应用型实践性外语人才为总目标,通过医文结合路径,启动外语+中医的外语人才和中医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同步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外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凸显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和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的使命担当,通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外语教育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战略联盟,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医药故事,服务后疫情时代全球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提供最佳公共产品。
编 辑 | 卢胡卓越 审 核 | 苏 红 (转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