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会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标准化组织传统医学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 一、背景介绍 世界卫生组织(WHO,简称世卫组织或世卫),是联合国属下的专门机构,目前该组织组织共有193个成员国。 为了促进传统医学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各国医疗保健体系之中,WHO多年来一直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推进传统医学的国际化。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理论最为完善、体系最为完备、传播最为广泛、疗效最为显著的传统医学,中医药学的发展一直受到WHO的关注和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WHO先后与中国合作创办了多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为世界各国培养针灸师和中医师。 为了使中医能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传播,1982年WHO委托“西太区”组织了一个工作组,开始对针灸经穴名称进行国际标准化研究,并于1991年颁布了其制定的国际标准化方案。为针灸学的国际传播和发展奠定了语言基础。 二、标准化工程的全面启动 2004年,WHO“西太区”启动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的国际标准化工程。该工程的专家组由中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国专家组成。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照国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见下图)和WHO项目顾问参加了该项工程的研究,其主编的《简明汉英中医词典》也成为该项工程的主要参考资料。 三、ICD-11的启动 2008年,WHO在启动ICD(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的修订工作时,决定将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医学体系纳入其中。这是传统医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必将为传统医学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此极为重视,积极支持WHO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为此,中国政府成立了相应的顾问组、专家组和工作组。我院李照国教授为专家组和工作组成员,具体负责中医英文国家标准的研制及基本名词术语的标准化研究工作。由他主持研制的“95/97中医国标”英文版于2010年8月通过审定验收。 四、项目启动工作会议 2009年5月,WHO在中国香港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议,组建了顾问组和领导小组。李照国教授被聘为顾问组成员,参与术语翻译及其标准化的研究工作。 五、项目准备会议 2010年5月,WHO在中国香港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讨论项目的准备工作及其他相关事宜。李照国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和WHO项目顾问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就术语标准化的有关问题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六、项目汇报会议 2010年12月,WHO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各国汇报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以便尽快确定标准化的工作框架和基本模式等关键要素。李照国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和WHO项目顾问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作了发言交流。 七、实施工作会议 2011年3月底,WHO在中国香港召开有关成员国会议,讨论项目的实施纲要和具体工作细则。李照国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和WHO项目顾问参加了本次会议,就有关问题阐述了中方的立场和意见。在本次会议上,WHO成立了分类、术语、信息和干预等几个工作组,李照国教授被推举为术语工作组组长,日本为副组长。 八、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工作 为了推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ISO于2009年开始筹备成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即TC249)。李照国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和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其筹备和成立工作。在2009年召开的21国协调会议上,李照国教授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方面就有关问题阐述了中方的立场和建议。 经过相关国家间的多方协商和谈判,TC249终于组建完毕,并于2010年6月召开了成立大会上。李照国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在发言中,强调了中医与中国历史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客观事实。其发言摘要如下: I am quite confused by the ideas suggested by Korean and Japanese delegations. I have to try to clarify something for me and for all of us. 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the title of TC249, we are actually talking about the tit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it was mentioned yesterday, TC249 deals with, at least at present, one single traditional medicine, not all traditional systems of medicine. That single traditional medicine is undoubted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course in the future it may include some other system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But now it just includ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e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historical one. It has been used,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worldwide. When we are trying to 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o standardize the practice of it, is it logical to change its original name and coin a new one for it? Who has ever heard of such a traditional medicine with such a strange title?If TC249 accepts such a proposal, surely peop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ll feel that it is a newly established medicine, not the system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originated from China. All the people present here are professors,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When we are doing academic research, what should we bear in mind? Of course truth and facts, not something else. A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what should we always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course the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 not that of a small group. |